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在乡村振兴、民族复兴的道路上,当然也少不了退役军人的身影。
近日,栖霞—商州消费帮扶对接活动在商洛市商州区举行,来自南京市4家企业与商州区18家企业进行了一次东西部消费帮扶企业间的全新互动,通过深入交流、实地考察、产品对接,帮助商州区绿色无公害的农产品“走出”大山,“走上”南京市民的餐桌,切实促进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推进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而参加此次消费帮扶的苏合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就是自主择业军转干部蒋帅创办的。
初入秦岭深处,萌生创业想法
蒋帅,1979年生,解放军理工大学硕士,安徽芜湖人,2017年从南京军区部队选择了自主择业。转业后,蒋帅先后在几家企业就职,同时也在南京大学攻读MBA,努力提升自己的学历和工作经验,以尽快适应地方生活。2018年国庆节,他抱着旅行学习的心态陪同正在进行苏陕协作精准扶贫的朋友一起,驱车千里去陕西安康市考察。“这是我第一次来到西部地区陕西。我们从下午1点出发,一路上路过安徽、河南,感受平原风光,中途迷迷瞪瞪,后来到了凌晨深夜,发现这边隧道又多又长,朋友说这就是秦岭。以前脑海里以为秦岭就是一座大山,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秦岭连绵不断。”蒋帅这样回忆着第一次西部“旅行”,也正是这次“旅行”,开启了他与西部乡村振兴的不解之缘。
期间,他们先后考察了安康市汉滨区和白河、旬阳、平利、岚皋、紫阳、汉阴6个县。“县道相对好些,进入大山深处乡村道路交通不便,山路十八弯,有些地方外面就是悬崖,我们自己带的商务车到山里就换成了当地人的车,车开始在山里盘旋,我都不敢往外看,路比较窄,刚刚容1辆车通过,还好是当地人开车我稍微心安。到达山半腰,还能发现不少我们小时候才见到的土坯房,当地老百姓就地取材,房顶上不是瓦,而是规则不整的薄石片。不过这边海拔不太高,早晚温差较大,下午的时候还有一些薄雾萦绕,空气特别好,山泉水流淌在脚下,造就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也就是这样的环境,才能生长出天然而无虫害、农药和化肥的有机农产品,手捧着老农晾在院子里的土豆,吃着简单煮熟、不加各式作料却香气扑鼻的农家菜,再看着家徒四壁依然停留在上个世纪的破旧房子,蒋帅心里五味杂陈。老农告诉他们,平时都在山下政府拆迁房里住,闲时来山里照料自留地,来回路途较远,图方便就在山里住几天。路不好走,他们一辈子也没有出过大山,小贩们很少,种出来的东西也不好卖,经常滞销,收入十分绵薄。蒋帅和朋友当即就用车带走了老农家所有的土豆,也在心里埋下了要让西部的好食材走出大山的创业“种子”。
参加大赛培训,筹划创业计划
2020年,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举办了全国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蒋帅参加了南京市初赛并代表南京市参加了省赛。他参赛的项目就是《苏陕协作精准扶贫》,项目详细分析了当前的市场需求和痛点,切合当地政府采取的“支部牵头+产业驱动+农村联合社采购+农户生产”模式,开展“点对点”消费帮扶。谈到参加创赛有什么收获时,蒋帅说“开始我只是想通过参加大赛来让评委们看看我的创业想法是否可行,但没想到,从市赛到省赛,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专业的导师团队,为我们开展一轮又一轮的培训,从商业计划到运营管理,再到销售渠道,一点点地帮我打磨,让我的创业思路越来越明晰。省赛还让我见到了很多同行,听到了他们的扶贫事迹,学习到很多成功的案例,熟悉国家的政策导向,这让我更加有信心早日让消费扶贫这个想法成为现实。”
紧锣密鼓准备,项目落地生根
去年12月2日,在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结束后的2个月,南京苏合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在南京市注册成功。6天后,蒋帅总经理就去了南京对口帮扶的陕西省商洛市,深入当地1区6县的农户,考察采购了香菇、木耳、竹荪、羊肚菌、核桃、干竹笋、土蜂蜜、大枣、柿子醋、丹凤葡萄酒等30余种农产品。12月30日,商洛市商州区委常委、副区长孔毅远先生来到公司门店,为 “商州区农产品驻南京销售专区” 揭牌,蒋帅也将秦岭农产品推送到很多单位的春节福利团购中,取得了不错的销量。“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努力,让西部好食材走出绿水青山,为西部乡村振兴贡献最大力量!”
(局就业创业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