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这句铭刻在陈静心底的承诺,既浸润着十七载军旅生涯淬炼的军人本色,又承载着二十年应急工作积淀的为民初心。
陈静1988年9月入伍,2005年3月退役,现任南京市应急管理局机关党委副书记。转业以来,她荣立三等功2次,先后获评优秀公务员8次、优秀共产党员4次、市级机关工委“文明服务之星”“南京市机关作风先进个人”、全省政务服务系统“最美政务人”等荣誉称号。在她的带领下,南京市应急服务窗口及宣教中心屡获国家级、省级表彰,成为全国、全省政务服务领域的标杆典范。
军魂铸就担当 争做数字改革“突击手”
企业办事“多站申报、多窗奔波”曾是应急审批的痛点。陈静牵头组建攻关团队,在全国应急系统率先建成省市区三级联动“一网通办”平台。构建审批结果与电子证照“双同步”机制,危化品经营许可的变更实现“全程网办”“零材料申报”,审批时限从法定10个工作日缩短至“当日办结”。该案例于2020年入选国务院办公厅职能转变办公室“优化营商环境典型经验100例”,成为南京以“数字效率”优化营商环境的标志性成果。
科技赋能安全 勇当智慧应急“设计师”
传统安全资格办证流程耗时长、审核难,一度让企业和考生犯愁。面对年均15万人次的办证需求,陈静主动“接题”,带领团队以“数”“智”改革破局,建成全国领先的安全生产智慧考场,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南京经验”:AI智能审核实现报名材料39项要素“秒级预审”,实时智能指导,高效修正错误超万次,守牢安全生产第一关;考场动态调度算法让日均700余名考生“就近考、高效考”,考位利用率提升40%;AI实操评分系统对焊接等高风险工序实现“毫米级”精准评分,确保评分公正权威。这一系列举措,将考试取证周期由90天缩短至20天,既解了企业“用工等证”的燃眉之急,更为城市安全发展储备了专业人才。AI智慧考场建设入选江苏省“网络强省”优秀案例、江苏省应急系统信息化“星火计划”向全省推广。
心系企业所需 乐做服务民生“贴心人”
“窗口是政府对外的第一张笑脸,要暖,更要担当”这是陈静常对团队说的话。在她看来,应急服务不仅要“快”,更要“暖”——要站在企业、群众的角度想问题。2019年,某化工企业因法人合并,面临安全生产许可衔接的难题,若许可变更逾期,企业将损失近千万美元。作为政务服务窗口首席代表,陈静主动担当作为,积极协调省、市、区有关部门,最终如期完成许可变更手续。企业在感谢信中称赞:“从政策解读到证明开具,从市区联动到跨部门协调,陈静始终站在企业角度思考问题,把企业困难当作自家事,让我们真切感受到南京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与温度。”
陈静用行动证明:有担当的笑容,才是最动人的“服务名片”。她常说:“应急工作没有终点,为民服务永远在路上。”从“国防绿”到“应急蓝”,陈静始终以“冲锋者”的姿态开拓创新,用数字化改革打通服务堵点,以信息化手段筑牢安全屏障。未来,她将继续以军人的本色、改革的锐气,在科技赋能应急的道路上持续探索,在南京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书写着新时代退役军人的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