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四位老兵的教育情怀

日期:2023年12月04日 来源:退役军人事务部

坐落于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的金陵小学,只用了11年时间,就以和园校区为起点,迅速发展成为拥有4个校区202个班级的著名集团学校。

10月中旬,栖霞区“丹霞照初心”老兵宣讲团的张贯雄、徐士渠、陈涛、缪维均四位老兵走进金陵小学,向孩子们讲述一个个红色故事。这是南京市栖霞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与金陵小学共建红色教育基地的活动内容,旨在发挥退役老兵红色教育引领作用,让红色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文化老兵:张贯雄

在金陵小学仙林湖校区新礼堂里,讲台上老兵宣讲团张贯雄同志正做名为《黑暗中的信仰之光》的红色宣讲。

“为了部队的安全,卢志英把爱人怀中他们仅3个月大、受惊吓发出啼哭的爱子,挂到了另一方向的枣树上。一阵枪响之后,敌人离去,部队安全了,可他们永远失去了自己的孩子!”说到此处,已有56年党龄的张贯雄老人眼里也泪光闪闪。

1962年,张贯雄从南京二中报名参军后,便与文化宣传结下不解之缘。1969年至1973年任新华日报社记者,退休后又创作了各类文艺作品一百多件,开展宣讲100多场,听众达3万多人次,2014年被评为南京市优秀文化志愿者。

“考虑到是面向小学生讲故事,第一次宣讲我想简单讲两个英雄人物,一位是抗美援朝英雄朱彦夫,一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牺牲的烈士卢志英,他们的事迹都很感人!”张老动情地向工作人员透露了他的宣讲计划。毕竟张老已经78岁,受邀参加座谈应该不是难事,但是要面向满满一礼堂活泼好动的小学生站着宣讲一整节课,这对年轻人来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后来听到他思路清晰的介绍,工作人员才放下心来。

宣讲临近结束,张老还现场朗诵了《阳光少年 红心向党》这首自己专门为金陵小学孩子们创作的诗歌,寄托了对孩子们做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殷切期望。

参战老兵:徐士渠

“华主任早上好!我考虑给小学生们讲话的题目改成《难忘军旅岁月 启迪未来人生》比较好。讲话时间可以短点,让同学们看看视频资料,活跃氛围,争取把时间控制在45分钟内。我儿子昨天来帮我做了个PPT,也请批评指正!”早上八点刚过,还在去办公室的路上,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副主任华荣的微信里就收到了徐士渠老人发来的留言。

徐老已75岁高龄,应南京市金陵小学之约,两天后,他将在金陵小学仙林湖校区为孩子们做他作为宣讲团成员的第一场宣讲。

1011日宣讲团在金陵小学开展第一次活动以来,已经顺利开展了5次活动。作为全程参与者,工作人员脑袋里紧绷的弦从第一场宣讲结束后就像高台跳水一样毫无保留的自由落体了。而作为参加过援越抗美、援挝抗美、边境战争三大战争,打了60多仗的参战老兵,却在想着怎样给孩子们讲好第一课,甚至还让自己儿子到家里帮忙做课件。

“美军在越南战场投下的炸弹是朝鲜战场的十倍,气浪弹、磁性炸弹、子母弹、导弹……无所不用其极。每当想起牺牲的战友们我心里就非常难过,难道还有什么个人利益不能牺牲,还有什么名誉地位不能抛弃吗?我为什么和同学们讲这些呢?就是要让大家知道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是烈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在场师生心情久久难以平静,不少人忍不住流下泪水。有的学生表示:“没有老兵爷爷他们的浴血奋战,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以后要好好学习,强身健体,报效祖国!”

宣讲结束后,大队辅导员张纯老师提议五(3)班的孩子们与徐爷爷在校门口合影留念,徐老欣然接受,对新时代小学生们的关爱写在了慈祥的笑脸上。

三代老兵:陈涛

第一次见到陈涛,就被这位来自山东沂蒙革命老区的汉子身上的军人气质折服:挺拔的身姿,一头短发,一个标准又自然的敬礼。陈涛现任栖霞区迈皋桥街道迈皋桥街社区“两委”委员,除了宣讲人的身份,他还有一个身份——迈皋桥街道“红哨兵”志愿者服务队队长。

“红哨兵”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于20194月,其中退役军人占90%,在陈涛的带领下,他们活跃在社区治安管控、矛盾化解、军地共建等方面,将退役军人“退役不褪色、退伍不退志”的战斗精神带入志愿活动中,积极践行退役老兵的初心使命。2021年,服务队获得江苏省“百支优秀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荣誉称号;2023年,陈涛个人又被推荐为省“百名优秀退役军人志愿者”。

“我的爷爷、奶奶、父亲、伯伯、叔叔、姐姐,再到我,都是军人,我们家可以说是三代从军。我的爷爷、奶奶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陈涛自豪地向孩子们介绍自己的家庭。“孩子们,你们所在的金陵小学窗明几净、设备仪器一应俱全,我非常羡慕你们。想想现在的巴勒斯坦、乌克兰,他们的孩子们在战火里受灾受难。这告诉我们,只有国家强大了,国防强大了,才能安心在教室里学习。”

“陈叔叔,我想问您一个问题,在危险来临的时候,您害怕吗?”在互动环节有孩子问道。“如果是平时,我会害怕,但那时候自己身后就是人民生命财产,1998年抗洪救灾,面对洪水,我没有害怕,也没有退缩,面对危险挺身而出是军人的天职。”

不仅是1998年抗洪,在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中,陈涛也冲在救援一线。在部队十几年里,他共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嘉奖18次,以出色的表现续写了三代军人家庭的红色故事。

新时代老兵:缪维均

缪维均,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被原总政治部表彰为全军优秀“四会”政治教员、被央视特别报道为“实战化演兵场上的共产党员”、荣立二等功1次、当选陆军“第一次党代会”代表、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

在“丹霞照初心”老兵宣讲团筹备之初,西岗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人员就提出,他们街道有一位才华出众的老兵主动报名参加,当看到国防科技大学这几个字,工作人员心想,成了。

与其他宣讲人相比,缪维均还有一个特殊身份——金陵小学学生家长。孩子们喜欢什么,对什么好奇,他可能会更熟悉了解。

“我小学一年级的时候,语文、数学两门课加起来你们猜猜考了多少分?你们谁都想不到,9分!”在场孩子们都张大了嘴巴露出惊讶的表情,随即叽叽喳喳讨论起来。“不过,自从我四年级的时候,班主任提醒我,同样都在学习,为什么你比别人差那么多,藏在我身上那颗小男孩的自尊心就觉醒了,像开挂一样,越学越好。最后考入国防科技大学,还在2016年见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孩子们听得入迷,一个个开心地笑起来。

在题为《梁家河——一个把心留下来的地方》的宣讲中,缪维均以自己学生时代的经历作开场,很快抓住孩子们的好奇心、上进心。宣讲结束后,孩子们都围上来,有的问缪叔叔人生中挫折可怕不可怕?现在落后还有救没救?长大也能够为老百姓做事吗……

缪维均坦言,名校的孩子果然不一样,上课纪律好、思考问题深、领悟能力强。

“丹霞照初心”老兵宣讲团的四位老兵没有一人从事过教书育人的工作,可从收到邀请的第一刻起,他们不约而同地开始认真准备、反复修改,每个人都将对孩子们的关心爱护寄托在宣讲中,抒写了朴素的教育情怀。

(退役军人事务部)